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间茶坊 >> 内容

传统书店之死不是时代的悲剧

时间:2013/3/11 15:21:16


传统书店之死不是时代的悲剧

“光合作用”书店曾被视为传统民营实体书店转型成功的案例,也曾经号称是国内最大民营连锁书店,但就在不久前,它在北京和厦门两地的直营店已经闭店歇业。

“光合作用”之死的背后是无数个接连不断倒下的传统书店,对于传统书店的消亡,有不舍,有惋惜,有唏嘘,更多的则是对传统实体书店的质疑和反思,传统书店之死是时代的悲剧还是必然?



“光合作用”之死不是孤例 


传统书店在全球范围内的日子都不好过 新一轮传统书店倒闭潮,正以一种令人沮丧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今年7月22日起,曾是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零售商的连锁书店Borders开始关闭旗下的399家店面。同时,美国最大书商巴诺书店的生存问题也暗涌流动,其华尔街股票迅速贬值。著名的英国水石书店也曾宣布2009年至2010财年利润同比下滑70%,备受打击。

全球范围内,书店的第一轮倒闭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其标志性的事件是红极一时的贝塔斯曼书友会的消亡。想当初贝塔斯曼书友会在国内简直是风光无限,2000年,当贝塔斯曼宣布书友会会员数已达到150万人时,中国出版界一片哗然,并大喊“狼来了”。贝塔斯曼书友会的年营业额曾达到1.5亿元,并热衷于大规模开门店,但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关门大吉了。


“光合作用”之前的那些炮灰们 “光合作用”也不是国内第一个倒闭的民营书店,恐怕也不是最后一个。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炮灰”名单:今年6月,北京著名人文学术书店“风入松”停业搬迁;前不久,作为上海“城市文化名片”的季风书店多家门店关闭;去年7月的最后一天,在广州核心商圈开业16年之久后,三联书店撤出广州购书中心;同年6月,广东著名书店———学而优关闭暨南大学西门店;去年8月,龙之媒广州店结束营业;也是在去年,北京最著名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也缩减店面,腾出一部分地盘儿给了雕刻时光咖啡馆。2009年,北京知名小众书店单向街图书馆从北京圆明园搬至朝阳区的蓝色港湾,其圆明园店宣告关门……更为标志性的事件是,在中关村曾声名大噪的第三极书局也在2010年1月关门,这个被冠以“中国最大民营书店”头衔的书店在3年内累计亏损达8000多万元。据北京新华书店首席执行官刘建华称,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民营书店已经锐减了1万余家之多。







传统书店死在了谁手里? 


死于网络技术革新:书店成了网购的广告窗口 在书店里喝着咖啡,看着书,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惬意舒适。而在这种舒适的背后,民营书店却并非像其倡导的那样悠然自得。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除了老牌的当当、卓越之外,凡客、京东、苏宁等多家并非主营图书的网商也均陆续推出此项业务,这让不少民营书店大叫“伤不起”。网络书商如风暴一般以低价格促销图书,改变着人们的购物及阅读习惯,而像“快书包”这样承诺1小时送书到手的网络购书服务更是断了传统书店的后路,如果可以1小时之内快速买到书,这和去书店购书的效率相差无几了。


更悲催的是,在网络购书越来越便利和便宜的同时,虽然很多人宣称喜欢书店,但实际能在书店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了,顾客来书店看看拍个照,然后再去网上买的人越来越多,实体书店俨然成了网购书商的广告窗口。民营书店在这场暴风骤雨中显得十分脆弱。

死于固步自封:请给一个去书店购书的理由 如果说网络技术进步是外因的话,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就是自己的问题了。虽然很多独立书店都各显神通,在差异化、优质化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光合作用”率先提出了“悦读”这一生活方式,店内环境设计十分温馨,意在打造“第二个书房”。这种体验式消费曾给光合作用带来了不错的利润,但终究难逃厄运。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书店的自我变革不够彻底,没有深刻理解网络时代购书者的需求,只是对书店稍微改造,并没有改变靠低买高卖赚取差额的商业模式。传统书店表面上看是死于资金链问题,本质上是死于固步自封,假如传统书店真的有竞争力,真的会缺少资金青睐吗?






传统书店还有活路:自我革命 


传统书店之死是必然,无需拯救 除了网络书店的冲击和自身缺乏根本变革,传统书店更大的敌人或许是纸质图书本身。以亚马逊的Kindle、苹果的iPad和智能手机的流行为代表,电子书的阅读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攀升,它的信息处理效率大大优于纸质印刷,阅读体验也在不断优化。当读着电子书长大的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时,纸质图书恐怕要成为非常小众的奢侈品了。技术的革新使得传统书店的核心商品——图书——都要行将就木,传统书店无书可卖也将成为时代趋势。在网络大潮的冲击下,在电子书的颠覆下,传统意义上的书店逐渐消亡是时代的必然,就如同发明了汽车之后,谁还愿意去乘坐马车?目下各种拯救传统书店的呼声不断,似乎每个人都热衷于阅读纸质图书,但技术的革新更替从来就是历史规律,与其大呼拯救,倒不如反思如何自救。


阅读的需求不变,就有书店的立足之地 传统书店虽然在逐渐消亡,但也有活得很滋润的书店,台湾诚品书店也许值得所有传统书店借鉴,它是一家结合了众多百货零售机能的连锁书店,目前在台湾共有53间分店、2家儿童馆、2家文具馆、5家音乐馆。诚品书店卖的不是书,而是一种独特的氛围。依靠独具一格的服务理念和营销手段,诚品成功地成了著名的文化品牌与城市文化地标,极大地增进了台湾市民阅读水平。由此可见,只要书店能体贴地满足阅读者的需求,就不愁没有顾客。

甲骨消失了,竹简消失了,莎草纸和羊皮纸也消失了,线装书消失了,这些曾经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都逐一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博物馆里的收藏品。但是,我们不是依然会去读《诗经》和《论语》,去读《荷马史诗》和《理想国》吗?不难理解,传统书店和纸质图书的没落会引发很多爱书者的惋惜、怀念和失落,甚至有人把它归结为“读书的人变少了”、“政策支持不够”等诸多原因。但这并非悲剧,因为阅读并没有消失,网络书店的火爆和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的风行就是最好的证据。阅读作为人们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依然存在,如同汽车代替了马车,出门行走依然是基本需求一样,甚至比马车时代更加频繁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我们期待传统书店的华丽变身。

 

免责声明:本站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华夏精英会(jingyinghui.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Powered by chuangfuzhe.com V4.0.6